人體能夠體驗到的基本味道之中,有一種叫作“鮮”。而在烹飪食物時添加雞精或味精可以讓食物口感更鮮美,但究竟放雞精好還是味精好,卻說法不一。但大多數人告訴你:雞精更好。
很多人對味精有成見,卻對雞精情有獨鐘,認為雞精是以雞肉為主要原料做成的,不僅有營養,而且安全。那么,事實到底如何呢?
味精并沒有那么可怕
在北京一些超市調味品貨架前,記者隨機詢問購買者“雞精和味精哪個更好”時,大多數購買者會給出“雞精更好”的答案,卻對味精有特別的看法。
很多消費者都認為,味精是化學合成物質,不僅沒什么營養,常吃還會對身體有害。
“最初的味精是水解蛋白質后純化得到的。”科普作家、食品工程博士、《吃的真相》作者云無心說,亞洲人很早就利用雞湯、骨頭湯、海帶湯等濃湯作為調味品來為食品“增鮮”。
其實,味精本身是一種氨基酸,天然存在于糧食、豆類和魚肉類當中。
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副研究員杜松明介紹,味精即谷氨酸單鈉結晶而成的晶體,是以糧食為原料,經谷氨酸細菌發酵生產出來的天然物質。
“谷氨酸是一種普遍的氨基酸,主要以絡合狀態存在于富含蛋白質的食物中,如蘑菇、海帶、西紅柿、堅果、豆類、肉類以及大多數奶制品。”杜松明說。
據了解,谷氨酸是組成蛋白質的20種氨基酸之一,廣泛存在于生物體中。但是,被束縛在蛋白質中的谷氨酸不會對味道產生影響,只有游離的谷氨酸才會成為谷氨酸鹽,而產生“鮮”味。
“適當食用味精對人體無害。我國目前尚沒有味精的每日參考攝入量標準。”杜松明說,國內文獻中尚無純粹觀察味精對人體的影響的研究,缺乏大量的人群研究資料的證據。
有些人吃了含味精過多的菜之后,會覺得口渴,“一方面是味精中含有鈉,另一方面,味精放得多的菜里,鹽一般也放得多。”杜松明解釋道。
“凡是增鮮調味品都含很多鈉。用不是不可以,但要少用。”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范志紅說。
雞精里也有味精
為什么更多的人選擇雞精?雞精由哪些成分構成?
在超市的貨架上,大部分雞精的包裝上都形象地畫著一只肥雞,或者寫著“用上等肥雞制成”“真正上等雞肉制成”。
“但它并不像想象那樣主要由雞肉制成。”范志紅表示, 雞精的主要成分通常是食鹽、麥芽糊精和味精,其中味精的數量通常會超過真正來自天然食品的成分,比如雞肉粉或雞骨粉、雞蛋提取物、其他肉類提取物等。
優質產品和廉價產品的差異,在很大程度上,正在于這些天然提取物的含量比例。廉價品通常含有更大比例的鹽和味精,而高品質的雞精會有更多來自鮮雞的成分。
華中農業大學食品科技學院教授李斌指出,這其中,味精占到總成分的40%左右,鹽占到10%以上。
雞精中還含有不少糊精和淀粉,并加入抗結劑,主要用于黏結和造粒,讓顆粒松散,不容易吸潮結塊,便于使用。
“不過,雞精的味道再逼真,也只是一種調味品,不能與雞肉的營養同日而語。”范志紅說。
雞精的成分復雜,一般而言,“香”味更濃郁一些。李斌表示,雞精的味道之所以很鮮,主要還是其中味精的作用。
“但和味精一樣,雞精在食物中只是作為增鮮和調味目的,用量只占食物的千分之幾。”李斌說。
選雞精還是味精
在實際生活中,作為增鮮和調味,選擇味精還是選擇雞精,“這主要看烹飪對象和每個人的口味要求。”李斌說。
范志紅介紹,兩者生產原料、工藝方法、產品成分及風味明顯不同。味精是一種很純的鮮味劑,水解植物蛋白質經加工也可制得味精。雞精則是多種呈味物質配合而成的混合物,它既有味精的鮮味,又有其他呈味物質的鮮味。
由于雞精中同樣含有一定的味精,因此它與味精的安全性差不多,同樣應注意不要長時間高溫加熱。
“不僅如此,雞精中所含的水解植物蛋白、水解動物蛋白同樣不耐高溫,所以雞精也應該在炒菜起鍋前加入,不要放得太早。”李斌說。
需要特別注意的是,由于雞精本身含有一定量的食鹽,如果在炒菜和做湯時用了雞精,用鹽量一定要相應減少。
總之味精、雞精雖然都是增強鮮味的產品,實際成分和用法卻有一定的差異。 范志紅表示,一般來說,植物性食品選擇雞精風味更自然一些,而動物性食品選擇味精即可達到自然的口味。
“由于它們都不是以提供營養為目標的食物,所以不用去考慮其營養價值的高低。”范志紅說。
(via:果殼網 編輯整理by:中華試劑網)